


药品基本信息
-
通用名:Ibrutinib(伊布替尼)
-
品牌名:Beacon
-
剂型规格:胶囊常见为 70 mg、140 mg,片剂有 140 / 280 / 420 / 560 mg
-
药物分类:BTK 抑制剂(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一、适应症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既往治疗失败或初治患者(包括具有 17p 缺失者)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
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对系统治疗失败的成人及≥1岁儿童 -
套细胞淋巴瘤(MCL) 和 边缘区淋巴瘤(MZL)(部分国家批准)
二、用法用量
-
MCL / MZL:560 mg × 1 次 / 日,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
-
CLL / SLL / WM / cGVHD:420 mg × 1 次 / 日,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
-
服用方式:空腹或与餐无食物影响,可随水整粒吞服,不可压碎或咀嚼
-
剂量调整建议:遇 ≥3 级不良反应或感染伴发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可中断;恢复后第一次减 140 mg,第二次再减 140 mg,后仍不耐受则停止治疗
三、警示与注意事项
-
出血风险:可引致严重或致死性出血(如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
-
感染风险:需定期监测体温、感染症状并及时处理
-
心律失常与心衰:偶见房颤、心房纤维化等,特别在老年患者中需注意
-
血液毒性:应月度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
高血压风险: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
-
第二原发恶性肿瘤:长期使用需关注可能风险
四、不良反应
-
最常见(≥20%):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腹泻、皮疹、肌肉疼痛、淤血、疲劳、发热
-
较常见(1–10%):感染、间质性肺病、肝酶升高、高血压、房颤、肿瘤溶解综合征、鼻出血、皮肤红斑
-
少见:严重感染、严重心律失常等
五、作用机制
Ibrutinib 是一种不可逆结合 BTK 的小分子抑制剂,可阻断 B 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抑制 B 细胞增殖与黏附,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适用于多种 B 细胞恶性肿瘤。
六、特殊人群用药指南
-
孕妇 / 哺乳期:禁止使用,动物实验证实具有致畸风险
-
儿童:≥1 岁可用于 cGVHD;其他适应症安全性未确立
-
老年患者:疗效相似,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应密切监测
-
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需评估风险谨慎使用
七、药物相互作用
-
与强效 CYP3A4 抑制剂(如酮康唑、波生坦)合用时需减量
-
避免与强效诱导剂(如利福平)同用
-
与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同用时,应加强出血监测
八、包装与贮藏
-
常见包装:140 mg × 30 粒胶囊/瓶 或 420 mg、560 mg 片剂
-
贮藏条件:密封保存,室温(15–25 ℃)下避免潮湿、强光
-
长期运输包装:使用避光、防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