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艾曲波帕是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小分子的TPO受体激动剂,其与人TPO受体的跨膜结构域相互作用,并启动信号级联诱导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骨髓祖细胞。
适应症
PROMACTA是用于治疗所表示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血小板减少症在成人和儿童患者6年以上有慢性免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谁曾不充分响应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或脾切除术。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慢性丙型肝炎,以允许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的起始和维持。
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谁曾不充分反应免疫抑制治疗。
使用限制:
PROMACTA应仅用于ITP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程度和临床病症增加出血风险。
PROMACTA应仅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程度防止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开始或限制,以保持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的能力。
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结合使用而不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感染的直接作用的抗病毒剂。
用法用量
以空腹(前1小时或2餐后小时)。
慢性ITP:每天大部分的成人和儿童患者6岁的年龄较大的一次启动PROMACTA在50毫克。减少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和/或东亚血统的患者初始剂量。调整以维持血小板计数大于或等于50×109/L。不要超过每日75毫克。
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每天对所有患者一旦启动PROMACTA在25毫克。调整来实现启动抗病毒治疗所需的目标血小板计数。不超过每日剂量100毫克。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每天对大多数患者一旦启动PROMACTA在50毫克。减少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或东亚血统的患者初始剂量。调整以维持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 9 /L。不要超过每天150毫克。
肝损伤:减少患者withchronic ITP和肝功能损害的初始剂量。
剂型和规格
片剂:12.5mg,25mg,50mg,75mg和100mg。
禁忌
无。
警告和注意事项
肝毒性:之前和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
血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有报道在慢性肝病患者接受PROMACTA。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不良反应
在成年ITP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大于或等于5%和大于安慰剂)分别为:恶心,腹泻,上呼吸道感染,呕吐,ALT升高,肌肉痛,和泌尿道感染。
在儿科患者年龄6岁及以上的ITP,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大于或等于10%和高于安慰剂)是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和鼻炎。
在慢性丙型肝炎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比安慰剂大于或等于10%和更高)分别为:贫血,发热,疲劳,头痛,恶心,腹泻,食欲降低,流感样疾病,乏力,失眠,咳嗽,皮肤瘙痒,寒战,肌肉痛,脱发和外周水肿。 (
重症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大于或等于20%)为:恶心,疲劳,咳嗽,腹泻,和头痛。
药物相互作用
PROMACTA不能在4个小时的任何药物或含有多价阳离子如抗酸剂,钙丰富的食物,和矿物质补充剂产品内拍摄。
特殊人群中使用
?妊娠:根据动物实验数据,PROMACTA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哺乳母亲:应做出决定停止PROMACTA或哺乳,考虑到PROMACTA的重视母亲。
储存
在储存在20°C至25°C(68°F至77°F)的室温;允许15°C至30°C(59°F至86°F),游览[见USP控制室温。如果存在的话,不要取出干燥剂。
艾曲波帕片|Promacta(Eltrombopag Olamine Tablets
简介:英文药名: Promacta(Eltrombopag Olamine Tablets) 中文药名: 艾曲波帕片 生产厂家: Glaxo Smith Kline 药品介绍 艾曲波帕是首个FDA获准治疗成人慢性ITP患者的口服非肽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经 ...
关键字:艾曲波帕片|Promacta(Eltrombopag Olamine Tablets
英文药名: Promacta(Eltrombopag Olamine Tablets)
通用药名: 艾曲波帕片
生产厂家: Glaxo Smith Kline
药品介绍
艾曲波帕是首个FDA获准治疗成人慢性ITP患者的口服非肽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脾切除术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小板减少。
美国FDA批准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艾曲波帕片(Promacta)上市,用于治疗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脾切除术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小板减少。
艾曲波帕是首个获准治疗成人慢性ITP患者的口服非肽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显示刺激艾曲波帕可升高血小板的骨髓巨核细胞的增生和分化。
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临床研究的大量数据支持了艾曲波帕的新药申请获准。此适应证是基于2项关键的短期治疗和1项正在进行长期治疗ITP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防止血小板被破坏一直是治疗ITP患者的主要方法。艾曲波帕临床研究的新进展显示,增加血小板的产生来治疗此种疾病也起着重要作用。
本品还正在进行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慢性肝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和肿瘤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致血小板减少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其特征是血小板数降低,其患者面临出血高风险,往往导致患者小血管出血,症状为淤青、鼻出血和牙龈出血,严重者可出现致命性胃肠道和脑内出血。据统计,在美国,确诊为慢性ITP的患者达20万之多。
目前治疗ITP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如皮质类固醇、静注免疫球蛋白、抗D免疫球蛋白和Genentech公司产品利妥昔单抗(Rituxan),而对严重衰竭性病人的最后一着则是行脾切除术。其中大多数治疗药物未曾经历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考察,虽对不同患者群均有效,但同时也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阻止血小板破坏,而非促进血小板产生。
由葛兰素史克(GSK)公司开发的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eltrombopag( Promacta /Revolade)则为一种治疗慢性ITP的口服新药,其作用机制与Amgen公司开发的同类产品romiplostim(即Nplate,已在欧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报批) 相似, 即促进血小板产生, 但eltrombopag是通过结合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跨膜区及刺激巨核细胞(一种骨髓细胞,可产生血小板)增殖和分化而发挥作用,为每日1次口服产品;后者却是一种血小板生成刺激型Fc肽融合蛋白,靶向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天然结合域,通过激活补体而起作用,为1周1次皮下注射用产品。血小板生成素受体为骨髓细胞的生长和成熟所必需,对血小板数的增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血小板数低于5万/μL时具出血高风险, 正常的血小板数应为15万/μL~40万/μL。
在一项为期6 周的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中,144名先前曾至少接受过一种疗法治疗(约75%和40%接受过糖皮质类固醇和脾切除术治疗, 51%接受过3种或以上疗法治疗)、血小板数低于3万/μL的ITP患者分别接受eltrombopag 50 ~75 mg/d和安慰剂治疗,且依据WHO划分的出血等级,即按出血严重程度从0 级(无出血)到4 级(衰竭性失血),对受试者每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品组和安慰剂组中分别有59%和16%的受试者达到主要终点指标的预期,即6周后血小板数等于或超过5万/μL;本品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两组的临床显著出血( 2 ~4 级)发生率分别为16%和36% ( P = 01029) ;两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鼻咽炎和腹泻,其中头痛发生率相似。
另一项涉及血小板数低于3 万/μL 的118 名ITP患者、为期6周的安慰剂对照Ⅱ期临床试验也显示,本品30、50和75mg剂量组中分别有28%、70%和81%的受试者达到同上的主要终点指标预期,而安慰剂组的此疗效率仅为11% ( P < 0. 001) ;本品3个剂量组和安慰剂组中分别有14%、37%、50%和4%的受试者血样中血小板数超过20万/μL。
上述两项试验数据已被包含于GSK公司在美国递交的本品新药申请(NDA)中,此NDA仅涉及本品短期用于ITP。该公司期待于2009年申报支持本品长期使用的试验数据,其中将包括目前还在进行中的长期开标记EXTEND临床试验结果以及涉及189名患者、为期6个月的RA ISE临床实验和涉及50名患者、旨在考察重复短期使用本品疗效的开标记REPEAT试验的数据。
GSK公司曾于2007年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血液学会会议上报告了EXTEND试验的初步阳性结果,该项试验为一Ⅲ期延长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价eltrombopag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94名受试的ITP患者中有61人治疗前的血小板数低于3万/μL;受试者的中值治疗期为151 d,最长治疗期为333 d;开始剂量为50 mg/d, 3周后可增至75mg/d,直至疗效降低。结果发现,血小板数低于3万/μL的受试者经本品治疗后,有73%的人血小板数达5 万/μL 或以上,其血小板数中值达14. 35万/μL;本品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仍为头痛, 13%的受试者出现一种严重不良反应。
目前, GSK公司还在开发eltrombopag用于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和丙型肝炎感染,且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不过,于2006年进行的本品用于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其结果未达到主要终点指标的预期。而本品用于74名丙型肝炎患者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则达到了其主要终点指标的预期,即4周后本品30、50和75mg剂量组中分别有75%、79%和95%的受试者血小板数增加至10万/μL或以上,安慰剂组中则无一人达此疗效( P < 0. 001)。旨在评价本品促进血小板数升高以致丙型肝炎患者产生持久性病毒学反应能力的两项Ⅲ期临床试验———ENABLE1 和ENABLE2 正在进行中。接受丙型肝炎治疗的患者往往会因多种因素导致出现血小板减少,其中包括产生血小板生成素的肝细胞受损、干扰素或丙型肝炎病毒所致骨髓抑制、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破坏增加及肝硬化致病情恶化,而血小板数的降低又会影响有效剂量的抗病毒疗法治疗,甚至不得不完全中止治疗。
最近, eltrombopag已获美国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的一致“可获准”推荐,用于短期治疗那些先前曾接受过治疗的ITP患者,尽管FDA还有些许保留意见。在芝加哥举行的200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度会议上,本品获得了ODAC成员16∶0的赞成票,因为最新的临床数据已表明本品短期用于ITP具有良好的风险-疗效比。但他们也表示,希望在本品获准上市前,出台一项适宜的强效风险处置方案。若本品获准上市,它将成为用于慢性ITP患者以升高血小板数的首个短期口服治疗药。
Eltrombopag短期使用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使那些需要外科或牙科手术的ITP患者血小板数升高,因为低血小板数者具过度失血高风险,不宜手术。
GSK公司称, ITP患者经本品的短期治疗后,可阻止或预防急性出血,可参加具出血风险的活动,可减小旅途中出血的风险,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关节炎。
美国FDA的主要关注点是,一旦本品获准短期使用,势必导致本品非适应证的长期使用,因为ITP为一种慢性疾病,而在本品的若干项短期临床试验中已暴露出安全性问题,包括停药后的出血风险和肝毒性,且来自无对照的长期EXTEND试验的中期临床数据也显示本品可能导致骨髓纤维化。GSK公司则声称,本品停药后虽会重现血小板减少,但并未伴有临床意义的出血增加,而出现的肝胆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也一般较轻且可逆。